白沙坑文德宮

彰化縣花壇鄉白沙村彰員路三段6號
行政區域
宗承會
最後更新時間:2021-07-26

白沙坑文德宮奉祀

  • 奉祀主神:福德正神(西元一八二六年,道光六年聖上敕封翰林官神,親賜烏紗帽,賜同翰林榮譽官銜具有爵位,崇稱「當境老爺」。
  • 配祀主神:觀音佛祖、神農大帝、城隍爺、太歲星君、虎爺、五營將軍、文昌帝君。

白沙坑文德宮創立年代

清康熙年代中期。
原祀奉於長沙李姓宗祠,乾隆年間創立於文德村福德街頭,名為保安宮,青咸豐丙戌之丘,改建於白沙村溪北街頭,白沙西岸東北方,是年冬季入火,民國三十五年廟宇被洪水沖毀,廟地與建物進殘留神座前幾坪地。民國三十八年重建於溪流南邊,白沙坑橋之東方,民過四十年之春重新入火安座,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,基地被洪水沖潰流失大半,自民國五十年興工,歷數年是竣工,經三次變遷於民國五十八年又重新入火安座,自保安宮奠基於乾隆年間,白沙坑文德宮迄今已近三百年之歷史。
undefined
文德宮福德老爺

欽賜翰林烏紗帽及元宵夜迎花燈緣由

福德正神乃全國普遍崇祀之神明,惟花壇郷白沙坑福德老爺有獨特之尊嚴,仰瞻神像穿著官袍,頭戴烏紗官帽威儀凜凜,崇稱「當境老爺」,乃本省最著名之地方官神。溯其原因清朝之科舉制度,高官考試定在北京舉行,而考場也只有北京乙處,而且三年乙次為大比會考之年,全國經府考及格舉人需耗費巨資,齊集北京會考,以掄元、點翰、提任,方得出仕。
台灣屬福建省彈丸小島,交通不便、文化未盛,未聞有參加京考及格者,自無人獲任京,於道光六年,花壇鄉白沙坑(文德村)曾維植氏,乃天生之賢能,幼时勤敏篤學,十三入洋,十六舉,遂負笈渡海跋涉上京,參加京城之丙戌科大會試,因文章經綸超群拔萃,榮獲雁塔题名,又殿試典策俱嘉,名列翰林高冊。
未幾參加御前之面試欽點,亦即翰林之任官式時,皇上見新科翰林之背後,立有白髮蒼顏老翁忽而不見,訝而垂問日:「曾卿後面所立老翁何人」,曾翰林奏日:「臣並無帶人上殿,只有結帶轄境之福德正神香火,籍護考途平安」,皇上准,若有所悟,翻謂乃卿故鄉之福德正神無疑,似此忠貞顯赫與翰林同格,並頒給御製烏紗帽乙頂,由曾翰林代領,是其由來。
按曾翰林乃台灣首位出仕之高官,亦謂開台翰林,而受救封同格之福德老爺,亦同載于千秋史冊,萬古流芳,聯日:「文神顯赫同著開台翰苑格,德像尊嚴遍揚當境老爺風。」

迎燈排緣由一

曾翰林任官後,授内閣大學士,翰林院編修羈留京邸,歲月匆桑而鄉思時縈夢寐,於道光八年(西元一八二八年)在一金衙不禁之元宵佳節,曾翰林跟隨聖上駕遊天街,玩賞花燈見景傷情,不覺兩淚縱橫,皇上訝而垂詢日「曾卿何故流淚」,曾翰林奏曰:臣自幼賴伯父母養育成器,今臣荷沐皇恩優厚,在京享受榮華,而在故郷之伯父母,年紀老邁無福觀賞如此大迎花燈盛景,見景生情:因無暇奉養伯父母之晚年,以盡烏哺之報,皇上十分器重曾翰林,為嘉慰曾翰林之孝行,敕封曾翰林伯父為文林郎,伯母為七品孺人,食祿百石,並執事鑾駕華蓋全套,可以排鑾入城,又旨賜白沙坑以翰林官神為中心,每年元宵(西元一八二九年起),依照京城一樣大迎花燈以娛曾翰林之伯父母,天恩隆重永續美典,是白沙坑迎花燈之由來,亦乃紀念曾翰林之孝道也,聯日:「白髮青雲欽點翰林庶吉士,沙坑孝道恩綸元夜放花燈。」

迎燈排緣由二

曾翰林任官後,授内閣大學士,翰林院編修羈留京邸,歲月匆桑,而鄉思時縈夢寐,於道光八年(西元一八二八年)在一金衙不禁之元宵佳節,曾翰林跟隨聖上駕遊天街,玩赏花燈見景傷情,不覺兩淚綜橫,皇上訝而垂詢日「曾卿何故流淚」,曾翰林奏日:臣自幼賴伯父母養育成器,今臣荷沐皇恩優厚,在京享受榮華,而在故鄉之伯父母,年紀老邁無福觀賞如此大迎花燈盛景,乞請辭官還鄉奉養伯父母之晚年,以盡烏哺之報,皇上十分器重曾翰林,加以慰留為嘉慰曾翰林之孝行,敕封曾翰林伯父為文林朗,伯母為七品孺人,食祿百石,並執事鑾駕華蓋全套,可以排鑾入城,又旨賜白沙坑以翰林官神為中心,每年元宵(西一八二九年起)京城一樣大迎花燈以娛曾翰林之伯父母,天恩隆重永續美典,是白沙坑迎花燈之由來亦乃纪念曾翰林之孝道也,聯日:「白髮青雲鈦點翰林庶吉士,沙坑孝道恩綸元夜放花燈。」

歷程

本宫福德老爺之神像,來自福建蚶江名斧,以正香柴彫成之木像,於康熙二十七年(西元一六八八年)由境民李朝魁翁等,應募渡台同時載奉本宫神像同舟而渡,至台灣海峡,風浪大作,舟搖搖欲墜,忽見白髮蒼顏之老,護帆支撐,丹楫轉危為安,全舟之人無不感泣,向舟中之神像跪謝。福德正神因神恩廣被,成為白沙坑地區居民供奉為地方信仰中心的神明,清乾隆年間胡縣長聞悉白沙坑福德正神,神威顯赫救人無數,曾因縣長夫人久病不癒,而病因不明,祈求福德正神祐助,果真很快靈驗病癒,長愈加崇拜,特發動境民建廟奉祀。並贈獻匾額曰保安宫,以答謝其保護平安,並恒久保境安意,迄今已歷參佰餘載,廟宇業經三次改築,,俱爲主神所止廟宇越擴越大,香火益久並盛,而宮名于清道光年代,由本境出仕之曾翰林,改贈謂文德宮,以保境安民,並發揚文風德教以至今日。
undefined
文德宮正面照

慶典時間

  1. 正月拾伍日夜迎花燈遶境。(正月十四日花燈巡繞三村主要道
    十六日安神兵營現已集中安於五營樓)
  2. 正月貳拾日祭祀演壓丁戲
  3. 貳月初貳日福德老爺聖誕千秋祭典(頭)
  4. 捌月拾伍日慶祝福德老爺飛昇祭祀演戲
  5. 拾貳月拾陸日收兵祭祀謝平安演戲(尾牙)

交通資訊

  1. 繼續走國道3號前往彰化市
    13 分 (20.2 公里)
  2. 沿彰化東外環道/快官霧峰線 (支線)/台74甲線、中央公路/139縣道和彰64鄉道前往花壇的彰員路三段/白沙坑橋/137縣道
    13 分 (7.9 公里)
  3. 即可到達白沙坑文德宮
    503彰化縣花壇鄉彰員路三段6號503

本廟的功德主

成為數位公德主

數位功德主是好神網制定的廟宇推廣協力機制,每間廟宇都擁有三位數位功德主的名額,個人、企業與團體皆可贊助,成為廟宇的數位功德主一同宣揚推廣信仰,擁有數位功德主的廟宇,好神網團隊將進行神蹟故事紀錄與網路SEO優化經營服務,此外該廟宇也將擁有管理帳號,可進行即時活動發布。歡迎一同加入數位功德主的行列。

相關文章

白沙坑福德老爺顯靈,逆轉水勢,勇於與水神搏門其果敢英勇,保境安民之神力,保全白沙坑一带庄民生命財産安全。但見神尊滿滲大汗,無絲毫雨水落於神壇,顯靈之蹟於可見,不久雨停水退,幸而溪岸未崩,人畜無損,大家都相信認為,是福德老爺逆轉水勢,勇於與水神搏門其果敢英勇,保境安民之神力,保全白沙坑一带庄民生命財産安全,在場護堤者見之莫不感恩落淚。